一台助力红色革命宣传的留声机在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珍藏着一个彭湃烈士从日本跨海携来的留声机部分残件。留声机现仅存一个铁制喇叭头,它的原产地是德国,重量1260克,身宽40厘米,高57厘米。1921年被彭湃带到海丰,这台留声机见证了海丰那段红色革命岁月。1956年被收藏于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离海丰县城20多公里、梅陇镇西部大嶂山下有一个叫大嶂村的小山庄,在土地革命时期上演了惊心动魄的红色革命斗争,彭湃带来的留声机起了一定的作用。 大嶂村当时有个叫莫家杰(1896-1931)的青年,他是彭湃在海丰读书时的同学,出生于自耕自足的殷实家庭,从小就机智聪明,就读于梅陇高等小学,因受梅陇豪绅欺压排挤,因此和苏家驹、程冠华等同学来到海城求学,之后就与彭湃结识了。莫家杰秉性正直,受彭湃革命思想影响后加入革命队伍。1923年2月,由莫家杰引路,彭湃来到大嶂村宣传革命工作,留声机他也随身携带着,宣传地点是在莫家杰家屋的前面农会馆旁边,大嶂村的农民白天都要干活,彭湃的宣传工作就只能在晚上进行,他利用留声机放音乐来吸引农民,留声机播放的的内容丰富又精彩,例如海丰独有的白字戏、革命歌曲、历史唱片等。留声机在当时,特别在农村非常罕见,当农民看到一个类似于箱子的东西发出稀奇的音乐声,必然会好奇便顺声来瞧个究竟,彭湃就借此时机向农民讲解革命道理,号召农民积极加入农会,一旦农会强大就不怕地主豪绅欺负,彭湃讲的话句句都说到农民的心坎里去。 1924年,大嶂村家家户户都加入农会,随之梅陇农民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彭湃在大嶂村的些许日子,得到莫妈妈贵客般的款待,也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他离开时把留声机作为礼物送给大嶂村农会。留声机将革命的火种烧得更旺。 1928年3月17日,国民党突然袭击大嶂村,纵火烧毁了中共海丰三区秘密区委、海丰西南武装斗争指挥部和农会馆等重要工作基地。由于农会馆变成了一片废墟,为了保护彭湃赠送的留声机,莫退烈士的胞兄莫汉碧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地将留声机藏在莫氏祖祠的神龛内。国民党的士兵双手擎枪从莫氏祖祠经过,但未进入祖祠搜查。就这样,祖祠掩护了点燃革命火种的留声机,幸存下来的留声机也继续在该村村民开会时承担宣传推广作用,村民们会先把唱片放在磁盘里,再将带有唱针的唱臂放在最外边的槽内,人们听着熟悉的音乐,娱乐一番再开会。 长年累月地使用,留声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历经岁月沧桑,留声机被毁坏,仅剩一个喇叭头。解放后,莫汉碧将留声机取回家中,1956年海丰县政府派人到大嶂村征集革命文物,留声机作为文物被征集,由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收藏。 下一篇那些你不知道的音响发展史
文章分类:
全部
|